Tuesday, August 31, 2010

臺北故事館 一頁茶商風華(轉載文章)


以下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陳柔縉】 2010.08.31

台北街頭到處可見花博的宣傳,其中,粉紅色圖案描出一棟洋房,頗似花博的圖騰。這個房子並非虛擬符號或具體的新建展館,而是已經存在圓山腳下快一百年的美麗古蹟「圓山別莊」(今臺北故事館)。

台北許多百年古蹟洋風又古典,台北賓館、台大醫院、台灣博物館、台大文學院,各個為台北添加好幾分的漂亮。但這些建築都出自日本官方之手,日本統治台灣的同一時期,保留下來的民間建物,最教人嘆豔的莫過於圓山別莊了。

起造圓山別墅的是一位茶商,名叫陳朝駿,他留給台北這棟漂亮建築,卻也留下不少錯誤的傳奇。

譬如很多人說他「十四歲發跡」,多少是為古人吹騰了。事實上,1916年的《臺灣人物誌》用中文寫得很清楚,陳朝駿乃「世家子也」。他的父親陳玉露就像十九世紀後半期到廿世紀初許多大稻埕茶商一樣,都來自海峽對岸的廈門,而非累代世居台灣。他們各個是國際間舟船闖蕩的貿易商,在台灣買茶,從台北賣出洋去,陳玉露便是專賣包種茶,販至印尼。陳朝駿小時候,陳玉露已創立「永裕」茶行,也向日本農商務省申請過商標,是富裕的大茶商,並在台北茶商公會裡位居要角,擔任幹事長。

1912 年五月,陳玉露再次前往印尼,不幸病逝,當時還是公會幹事長,六月茶商公會補選,陳朝駿世襲一般,馬上獲選接替父親出任幹事長。這一年,陳朝駿已經二十六歲。陳朝駿確實小小年紀,十四歲就到印尼做茶葉生意,卻是在父蔭之下而入行,非白手而發跡,所謂十四歲發跡或十四歲掌管家族事業等等常見說法,都不夠正確。

陳朝駿另一常被提起的功蹟,一直是錯引1974年工商時報的報導,誤指他和吳文秀、郭春秧三人,代表台灣茶商參加了 1900 年的法國巴黎博覽會,其實,那一年只有吳文秀一人去了巴黎。而且,陳朝駿生於 1886 年,當時足歲才十四,此說也離譜了。

不過,陳朝駿的才幹確實無可置疑;擔任兩年幹事長,便被推為公會會長。圓山別莊同年落成,可說與主人共啟輝煌。

到 1923 年病逝為止,陳朝駿一直是台北茶商公會龍頭,推出種種宣傳活動,私方面也參與許多新創事業,報紙上常見他離台返台,衝進衝出,可以想見奔波勞苦。據報載,陳朝駿「非常の酒豪」,一天可把兩瓶威士忌喝個精光,一個月的酒錢超過一千圓(約當現在一、兩百萬元之多),如此更害了他的健康,最終幾年雖然禁絕酒精,但已不可逆轉,最後肝病去世,歸葬廈門,虛歲才卅八。

花博期間,臺北故事館將重現戰前富貴人家的房子內部,風華可期,觀眾也必然與陳朝駿之名相逢,除了一聲感謝,感謝他為台北裝點了這個永恆美景,也不要忘記為一個為台灣茶業打拚的短暫生命低吟。 (作者為作家)


【2010/08/31 聯合報】